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事业单位长期投资核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事业单位长期投资核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事业单位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不属于长期投资核算的内容。二、说明,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
1、“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是支出类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1)发生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的,按照实际支出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期末,将本科目本期发生额转入事业结余,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期末结账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2、”长期投资”是资产类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
3、补助与投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应当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三个二级明细科目。 企业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可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借方核算:①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企业合并、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而调增的投资成本;
③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④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⑤将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时,应按转换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而调增的投资成本。 贷方核算: ①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在取得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②资产负债表日,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分担亏损份额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而冲减长期权益账面价值的部分; ③长期股权投资出售时的账面余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核算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可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科目贷方核算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资产减值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减值金额;借方核算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结转的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投资收益”科目 “投资收益”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投资收益”科目可按投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投资收益”科目借方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损失;贷方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本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事业单位长期投资核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事业单位长期投资核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