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天使投资股权占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天使投资股权占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每个公司的融资历程都差异很大,所以股权分配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公司早期股权比例,假设有两个合伙人,合伙人甲持股60%,合伙人已持股20%,另外预留20%作为期权池,留个后续可能要加入的高管。期权池的股权一般先由创始人代持。
公司预留期权池给高管和贡献比较多的员工几乎成为惯例,投资机构在投资一个创业公司之前,为了避免股权比例被稀释,都会要求先设期权池。
投资机构投资公司时,一般有两种持股方式,一种是公司增发股份,如投资前公司章程约定股份是1亿股,现在增加2500万股给机构投资人,合计1.25亿股,新投资人持股20%。另一种是购买其他股东的老股,比如合伙人甲出让15%,合伙人乙出让5%,合计20%给机构投资人。但大部分采用的形式是第一种。
所以计算股权如何分配,特别是新的投资人进来后如何分配股权,不是你出让一点股份,我出让一点股份,而是增发股份。如增加2500万股后,合伙人甲的持股比例为6000万/12500万=58.5%,合伙人已持股比例为2000万/12500万=19.5%。
一般到公司后面轮次的融资,如B、C、D轮等,之前的股东可以选择在新投资人进来时全部或部分退出,如在进行C轮融资时,天使投资人持有10%的股份,希望减持一半的股份,新的投资人同意后可以先购买天使投融人出让的5%的股份,公司再为其增发部分股份。
创始团队变现,和早期投资人的变现方式类似,在新投资人投资公司时,说明早期创始团队希望将小部分股权变现。如果团队和业务发展比较稳定,一般投资人都会同意。变现方式为将创始团队的小部分股份转让给新股东,或者其他老股东。
反稀释条款,因为公司的融资方式为持续增发股份,每位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总体不变,即分子不变,分母持续增加,所以早期股东的持股比例会不断降低。一般投资人在投资时会要求增加反稀释条款,即每有新投资人进入时,他们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跟投,保持一定的持股比例。
如果觉得有用,给点赞吧。
我创业多年,也接触过不少投资人和投资机构,融过几轮资。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大家可以关注我,我会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
股权分配其实还是取决于创业团队和各资方的博弈,很多时候是通过协商解决。作为创业者前期最主要的是把握主动权和控制权。资方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感。例如会通过各种手段来稀释资方股份,也有可能新进的资方想办法踢掉前面的资方。
对于很多小创业公司,如果融资太少,会定义为种子轮。一般情况下,种子轮的投资人占到比例不超过15%。金额一般是30-100万,往往会是个人投资者,给创业人一个启动资金。
从天使开始就应该按照专业的投资方式进行约定。一般情况下,天使轮占比不要超过20%,团队占比65%,预留15%作为后期的合伙人加入而留的股权池。这个时候创业团队会被要求股权成熟期,约定年限,或者直到上市解除。
到了后面的一轮一轮进去,前面的股份会被相对应的稀释。一般能迈过B轮的都是非常不容易,算是进入最后胜利者的圈子。这个时候,如果前面的投资人愿意折现,后面的投资人也觉得值得,就会以一个估值的折扣价进行交易。
一般创业团队也会从B轮开始套现一部分,这个要跟投资人商量。解决一些个人经济上的困难。投资人可以理解的话,适当折现几个点给投资人也没问题。一般做到B轮以后,创业团队的股份我不会很多了,不过尽量保持住51%的线。这样会有一定的控制权,控制权没把握住的话,很容易在后面资方“打架”的情况下,牺牲掉创始人,直接由资方派人接管。这样创始人可能人财两空。
能走到上市的地步了,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这个时候创始人的股权已经非常少了,大部分股权都在资方手上,这个时候大家都有利可得了。多的情况下,可能有十几二十个股东,因为B轮开始就会有很多跟投的公司。这个时候会有专业的审计,也会根据协议做股权调整,到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就正式IPO了。IPO后有个禁售期,只有时间到了,解禁后才能出售自己手上的股票。
总之,股权具体多少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去做协商博弈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使投资股权占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使投资股权占比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