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分期付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持有至到期投资分期付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其面值: 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所包含的未领取的利息 借:应收利息按支付金额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进行明细核算。同时,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和出售上有不同的会计分录过程。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的会计分录过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二、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注意:交易费用计入“利息调整”)。 (三)、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具体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票面利率×面值)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票面利率×面值)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可能在借方)
对于企业购入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购入时的会计分录是借:债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借贷方的差额计入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计提购入债券的利息时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利息调整,会计分录是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借贷方差额计入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借:应收利息(票面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一、长期借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在核算上主要区别在利息的确认上。
长期借款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筹建期间)
在建工程或研发支出(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财务费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一次还本)
或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二、解释:
分期付息一般是半年或一年支付一次利息,构成了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所以应计入“应付利息”科目。而到期与本金一起一次性付息属于企业的一项非流动负债,故计入“长期借款”下的明细科目“应计利息”中。
它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二级科目,应属于资产类科目。
1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2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3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分期付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分期付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