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鸿燃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科创版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超纯氨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原材料价格也上涨了近40%。目前,下游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尤其是集成电路领域增长速度比较快,市场供不应求。
“这两年我们在集成电路领域大力开拓客户,已经进入了海力士、中芯国际、吉塔半导体、新加坡美光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并在集成电路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集成电路领域,年的目标是重点突破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存储厂商。”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率先打破国外垄断,一直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据了解,超纯氨广泛应用于新型光电材料领域,是MOCVD等外延设备制备GaN的重要基础材料。可应用于液晶面板、光伏光纤、LED、集成电路等领域。金鸿燃气、九策燃气、建业集团、沃尔特燃气等公司是国内主要的超纯氨生产企业。
业内人士告诉科创板报记者,集成电路的要求比光电等领域更严格。它们不仅市场壁垒高,而且验证周期长。“半导体客户对气体的纯度、企业的品控水平、保障供应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至少还有一年的导入期。很多企业很早就建起了生产线,但他们进入市场的速度很慢。”
“我们以氨产品作为进入电子化学品行业的切入点,除了与自身业务密切相关外,我们还积极看好该行业的应用前景。”建业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科创版日报》记者,公司超纯氨主要用于光伏领域,销量在逐步增加,但目前占整体收入的比重仍相对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上述主要厂商年以来大多产能满负荷,并持续扩产。
据悉,中国建筑工业总公司募集的项目之一的年产1.3万吨的1.3万吨超纯氨项目已于年完成从试生产到满负荷生产的过程。年公司共生产超纯氨吨,产销率为99.43%。建业股份目前超纯氨产能为吨/年,二期项目建设将于年逐步推进。
金鸿气体现有超纯氨产能吨/年,是国内最大的超纯氨供应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公司已经在筹建第二座超纯氨工厂,生产基地在四川眉山,新增产能1万吨/年。不仅85%以上的超纯氨产自中国,存在替代空间,而且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作为九策燃气的重要业务,超纯氨的营收占比保持在20%左右。公司表示,由于自身产能限制,年公司超纯氨销量增长缓慢,导致本期特气业务收入增速较低。随着产能的增加,公司年前三季度超纯氨等产品产销量有望实现增长。
不过,对于随后超纯氨市场的价格变化,前述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电化学材料“顺应市场趋势”。目前市场供需矛盾并不突出,未来行情不可预期,但市场需求是一定的。性增加。
文:天风宏宋雪涛
什么是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通常是某个利基市场的领导者。一方面,这些企业在某些细分领域是绝对领先者,有的甚至超过全球50%的市场份额,因此被称为“冠军”;但另一方面,与巨头相比,他们的规模却没有那么大。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是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它们的产品往往隐藏在价值链的背后,从最终产品中无法识别它们的存在,因此被称为“隐形”。
与华为这样闪耀终端、拥有强大技术支撑的“月亮”相比,“隐形冠军”就像隐藏在夜空中的“星星”。然而,这些企业就像一个个环节,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当今产业升级、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它们已成为稳定全产业链优势的中流砥柱。
如何从年报中筛选隐形冠军?
我们首先找出“全球市场份额”、“全球最具竞争力”、“全球第一”等十五个与“隐形冠军”定义相关的关键词,然后搜索A股根据关键词列出的上市公司在年年报中,我们对相关公司进行了识别,最终筛选出21家位于产业链中上游的制造业公司,其市值为不超过600亿。
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材料、机械、化工等领域,市值在100亿到300亿之间。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占70%,国有企业占30%。他们不仅在全球市场份额上领先,而且在各自的行业也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当然,这21家企业仅代表中游制造业隐形冠军的一部分。各个行业都有很多类似的公司。有的是公开信息较少的非上市公司,也有低调的中游巨头,如: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和销售商隆基股份、长飞公司、长飞公司等。全球光纤光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企业有亨通光电、全球最大的PTA单体产能的恒力股份、全球最大的MDI产能的万华化学等。
下面我们将按照行业分类一一介绍这21家“隐形冠军”。
1.电子产品
1、鹏鼎控股:PCB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印刷电路板作为承载电子元件、连接电路的桥梁,是大多数电子产品的必备部件,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PCB技术
净利润。
但凡中途出个什么幺蛾子,导致季度、半年、全年的净利润未达预期,市场杀起估值来也是非常快的。
关于宁德的风险,君临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做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出于对龙头股的确定性偏好,市场通常愿意给予较高的估值溢价,体现在动力电池板块,就是宁德、比亚迪的股价走势明显强过其他电池厂商。
但前面也提到,动力电池是一块大蛋糕,年的市场规模会达到亿元,远期市场规模必然突破万亿。
国内除了宁德、比亚迪外,还有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一众厂商瓜分市场。
国内市场的趋势是向头部集中,实际在产的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已不足50家,年CR3为71.4%,CR5为82.2%,CR10为91.8%。
目前,行业总体格局较为稳定,宁德50%市占率独一档,比亚迪15%紧随其后,其余市占率低于10%的都属于二线及以下阵营。
其中规模较大的A股上市公司是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亿纬锂能这三家。
在大哥宁德突破新高的当下,大家与其选择追高,不如冷静一下,跟君临一起来发掘二线厂商中的投资机会。
二线电池厂,谁能突围?
1.技术路线
电池制造有很高的的技术壁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是电池厂商们的共同目标。
目前最主流的两大技术路线依然是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电池能量密度高,虽然价格偏贵且存在安全性缺陷,但可以支撑更长的续航,因此从18年开始对磷酸铁锂形成压制。
磷酸铁锂电池有更高的性价比和安全性,但能量密度较低,过去两年的装机量一直不如三元。
不过,二者的局势却在今年却发生了反转。
去年底三元和磷酸铁锂大概还是64开的局面,今年1-5月的累计产量,磷酸铁锂就超过了三元,重回王座。
苹果的AppleCar可能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国产ModelY计划推出磷酸铁锂版车型;特斯拉跟亿纬锂能就供应磷酸铁锂电池进行接触……
这一系列数据和消息,揭示了三元和磷酸铁锂地位正在反转的现实。
比亚迪的“刀片”、宁德时代的“CTP”等技术,大大弥补了磷酸铁锂在能量密度上的劣势,其成本优势开始体现。
在当前补贴方案下,即使考虑到补贴差异,由三元换成铁锂版本也会带来9%-11%的成本降低,在年补贴退坡后这一降本效果则会更为显著。
而三元这边,为了重新找回场子,只能更加突出自身在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往高镍方向发展。
最近容百科技股价的强势,就说明了市场对高镍低估方向十分看好。
因此,未来的趋势是高镍三元的高能量密度线和铁锂高性价比路线共同发展,高镍三元用于高续航的高端车型,铁锂用于低续航车型。
龙头电池厂会布局多个路线,并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比如宁德、比亚迪,两家在三元和铁锂市场中都是前三。
二线电池厂技术布局、产能规划也各有特色。
总体来说,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属于三元及磷酸铁锂多技术发展,孚能科技专注于三元软包。
1.1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的技术布局非常全面,三元、铁锂都有,并且都绑定了主流车企。
动力电池这块,公司一开始主要做商用车铁锂,是金龙客车的主要供应商,后来开始往乘用车和储能方向转移。
前不久亿纬跟特斯拉传出了“绯闻”,内容是给特斯拉供应铁锂电池。
虽然后面发了澄清公告,但宁德当年也是发了澄清公告后就成了特斯拉的供应商,所以这事还是可以期待一下。
三元这边,公司的三元软包已实现量产出货,年对戴姆勒的出货量为2.0GWh,配套起亚的产能也已基本建成,相比于孚能、国轩,成功实现海外大客户的出货;
三元方形电池上,亿纬获得了华晨宝马定点,配套12.5GWh的产能。
1.2国轩高科
国轩抱的是大众的大腿,引入大众作为战略投资者后,大众中国就成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跟亿纬一样,国轩也是三元、铁锂齐布局。
但实际装机量上,磷酸铁锂还是绝对大头,占比超过90%以上,所以国轩是比较偏科的。
国轩在铁锂上的技术优势很强,能量密度行业领先,在宁德CTP、比亚迪刀片之后,自己也整出个JTM技术,抢占了A00级乘用车的市场。
国内销量排名靠前的多款车型都是由国轩供应,比如奇瑞eQ、宝骏E100,以及唯一能跟特斯拉Medel3匹敌的超级神车五菱宏光MiniEV。
相比铁锂,国轩三元产品的进展很慢,没有大规模出货,不过国轩“做强三元”的决心一直都在,以大众入局为契机,投建了3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
近段时间,国轩在铁锂上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比亚迪凭刀片电池成功反超国轩,成为行业第二,后面亿纬锂能的铁锂产能也在不断释放,形势很不乐观。
所以国轩未来的看点,在于能否通过大众这条大腿,赶紧把三元做起来。
1.3孚能科技
如果说国轩是略微偏科,那孚能就是严重偏科,只专注于三元软包。
动力电池除了按正极材料分为三元、磷酸铁锂等外,还可以按封装技术分为软包、圆柱和方形,孚能押注的就是三元中的软包。
虽然路子窄,但孚能未来业绩还是有保证的。
国轩抱的是大众大腿,而孚能抱的是戴姆勒大腿,18年孚能跟戴姆勒签了140GWh的供货合同,另外,广汽、北汽等国内巨头也是公司的大客户。
对比三家的技术路线,亿纬锂能更加全面,在三元、铁锂上都实现了量产出货;国轩主打铁锂,三元有技术储备,但没有形成放量,略微偏科;孚能聚焦三元软包,路线相对较窄。
2.产能规划
蛋糕摆在眼前,各厂商能分到多少,目前这个阶段影响最大的就是产能。
年乘用车动力电池的总体产能需求预计会突破GWh,各厂商都按照客户、资金、技术等因素,做出了自己的产能规划。
产能规划是机构们做业绩预测的标准,也是市场对公司市值评估的重要依据,比如,宁德最近扩产计划公布后,远期产能规划超过了600GWh,撑起了它的万亿市值。
二线电池厂产能规划
2.1亿纬锂能
三家二线厂中,亿纬锂能的产能规划最大,6月10号直接连发三则公告,分别宣布在动力电池、储能、电动工具领域扩建产能。
其中,拟在湖北荆门投资建设年产104.5GWh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园。
这波强势公告加上之前的一些产能规划,结合亿纬董事长在公开场合的表态,预计公司在年的产能可以达到200GWh。
公司当前名义产能为20.5GWh,预计-年名义产能将达42.6/70.6GWh,复合增速86%,增量以铁锂为主,三元为辅。
亿纬锂能近期产能规划
亿纬的产能扩张比较稳健,以跟车企定点的形式为主,先拿意向订单再建产能,董事长刘金成也公开表示过,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
2.2国轩高科
国轩的远期产能规划在100GWh左右,大众入局后,产能扩建也更有保证。
大众一共投资了3家电池企业,规划年MEB平台年需求量将达到150GWh,国轩主要供应高镍三元和磷酸铁锂。
此外,为了降低成本,国轩还投建了3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为后期的三元电池放量做准备。
2.3孚能科技
孚能目前有赣州和镇江两大生产基地,赣州项目具备5GWh的产能,镇江一期二期分别具有8GWh产能,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镇江三期8GWh的产能建设,年孚能将具备29Gwh软包产能。
孚能的产能利用率很高,基本在90%以上,甚至高于宁德时代,存在不小的产能瓶颈。
此外还要完成跟戴姆勒7年140GWh的合同,因此扩产十分必要。
按照董事长王瑀和证券部人员的表态,孚能在年的产能规划在100GWh以上。
按照公开数据,三家的远期产能规划都超过100GWh,亿纬甚至高达200GWh;
产品布局上,亿纬跟国轩更加全面,采用多技术路线并存的方式扩产,可以分散单技术路线产生的风险,孚能这块会稍弱一点。
3.资金造血能力
电池厂想通过扩产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要把大量真金白银往项目里投,建设1GWh产能通常需要6亿元资金,三家的产能规划对应了上百亿资金需求。
宁德财大气粗,所以市场相信它600GWh的产能可以实现,但二线电池厂有这个实力吗?
除了外部募资,电池厂自身的造血能力非常关键,我们通过经营性现金流看看三家的造血水平。
亿纬锂能的经营现金流情况最好,其消费电池业务充当了现金牛的角色。
-年间,亿纬的消费电池分别贡献了79%、80%、59%的毛利润,可以为动力电池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补充。
此外,亿纬锂能还有思摩尔国际这只会不断下金蛋的肥鹅。
年公司耗资4.4亿元收购了后者50.1%的股权,19、20两年思摩尔合计给亿纬提供了16亿元投资收益,未来还将继续贡献几十、上百亿的收益。
相比之下,国轩、孚能因为业务聚焦于动力电池,结构单一,受补贴退坡影响很大。
两家从17年开始,经营性现金流情况不断恶化。
经营现金流不好,跟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地位相关,这点可以从应收款项占营业收入比重上看出端倪。
亿纬和孚能的回款情况相对较好,资金被下游占用的情况不是很严重。
国轩的回款就比较差了,近年的应收款项均超过了营业收入,主要原因还是出在补贴退坡上。
价格较低的磷酸铁锂车型受退坡影响大于三元车型,而铁锂又是国轩的大头,因此被下游整车厂压款严重。
面对下游戴姆勒、大众、北汽、广汽这种国内外汽车巨头,二线电池厂不低头不行,只能乖乖接受款项被占用的事实。
即使牛逼如宁德,20年底应收占营收的比重也超过40%,说明这是个行业性问题。
从整体上看,有消费电池业务做对冲,亿纬的回款好于另外两家,即使回款不及时,也还有思摩尔这座金矿,完全不慌。
国轩、孚能虽然自己不太给力,但傍上了大众、戴姆勒两位金主,也不用太担心中短期的资金问题。
4.估值
通过前面对于技术路线、产能规划、造血能力的分析,可以对三家实力做一个评价,就是亿纬锂能强于国轩高科、孚能科技。
市值上,宁德刚破亿,亿纬锂能接近亿,国轩、孚能分别是400多亿和300多亿。
亿纬由于持有1/3思摩尔国际股权,按当前市值这部分值700亿元,消费电池按30倍PE来算,大概200多亿元,扣除这两项后,动力储能电池部分大概值亿元。
单看动力储能的市值,宁德现在大概是亿纬的10倍,国轩的23倍,孚能的30倍,结合各家年的出货量、产业链地位,估值也还算合理。
经历了年初抱团股崩盘后,宁德股价很快回弹并创出新高,而亿纬却迟迟未能突破前期高点,很大原因是思摩尔拖了后腿。
受电子烟行业监管和比亚迪电子入局的影响,思摩尔市值较年初高点时蒸发了一半,若非受此影响,亿纬锂能的市值可能也创新高了。
相比之下,国轩、孚能由于一季报业绩太差,股价走势很弱,看不到向上突破的迹象,估计等到业绩回暖股价才会发生反转。
不过,动力电池的行业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至少在远期产能规划上,各家跟宁德的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了。
从技术布局、客户绑定、资金实力、产能规划等方面综合分析,上市公司中,亿纬锂能是最有可能从二线阵营里突围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