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党内警告

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党内警告

Time:2024-08-03 07:15:30 Read: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公款理财归公叫挪用公款吗?

是的,也叫挪用公款。这是公款,理财显然不属于正常公款的使用范围,所以即便是有盈利,盈利部分归公,也属于挪用公款,否则就乱套了,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挪用公款。而且理财属于高风险投资,一旦亏了,罪更大了!这是国家法律不允许的,是违法行为,符合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党内警告

用公款理财就算归公了也是属于挪用公款了。

原因:单位的公款是属于整个集体的,是不能个人私自挪用的,如果个人私自使用公款已经构成挪用公款了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就算理财之后归公也是不可以的,所以还是要做一个遵守法纪法规的人。

用公款买理财产品怎么处理?

挪用公款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涉嫌挪用公款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 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 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三) 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四) 其他严重的情节。

单位银行发生的利息应该怎么走账?

政府会计核算应当在这里应该加以区分,分为政府财政会计和政府部门会计,暂且认为题主的重点在政府部门会计上。
1.政府,事业单位公款账户当然会产生活期利息。

2.产生的利息归政府及事业单位自己所有,用于政府及事业单位事业性支出。专项资金的 利息应当视项目是否完工进行结转或结余,亦即意味着利息在下年是继续进行项目(项 目未完工),还是用做其他用途,报上级部门及财政部审批(项目已完工)。


注:政府财政零余额账户所生利息除外,需要在每年年末进行账户注销和恢复


a.政府部门 在发生利息收入时 ,记做其他收入,转入银行存款,作行政单位收入在发生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年终,将“其他收入“科目贷方转入结余,下年使用
b.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应单设“投资收益”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转入银行存款,作事业单位收入,期末无余额,在发生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3.理财产品的购买问题上:

短期理财产品只能限于国债。报上级部门及财政部门审批


长期理财产品虽未严格规定,但由于申请购买企业债等其他理财产品的

难度过大,审 批过程复杂,也相当于设置了隐形的门槛,基本也局限于国债的购买。




以上,万望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公款理财产生利息归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5 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34754号-58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