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银行理财风险疫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银行理财风险疫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般来说,疫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买的时候4个点利息就给4个点利息,但对之后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可能会降低,美联储已经降息,全球很多国家都跟着降息,中国国内今年也有降息预期,所以理财产品在收益上可能进一步降低,有闲钱的可以提前购买一部分固定收益的产品。上一次降息已经是2015年,今年国内大概率很降息。
疫情期间大家都无法通过工作赚钱,所以理财产品会备受青睐。
银行的理财产品,本来就是用钱生钱的工具,符合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
但是,目前银行理财收益偏低,灵活性差,还伴随着一定的投资风险。所以,无法完全满足疫情期间人们的需求。
虽然自去年国家对于银行理财做了很多改变,包括不保本保息,风险自担,改变其责任主体,但是短期内对于银行理财的现状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长期是一定会改变的。
人们的观点都是银行理财,是由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安全可靠无风险。但是事实是银行的理财也大部分是代理,别的渠道的产品风险也是有的。但是银行以前的责任主体是银行本身,大部分情况下都做到风险自担,赚了是客户的,赔了是银行的。
自从2019年国家对于银行理财的责任主体改变后,银行理财开始独立,自负盈亏风险之谈,所以以后再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风险将会无限增大。因为银行理财不会为他的产品提供足够的绝对保证,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赚了是你的,赔了也是你的。
先回答您的问题从理论上这是可能的,在201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文件中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当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如果说在银行所谓“理财”安全的话,那么只有是定期或者活期存款,50万以内的存款才是安全的。因为有《存款保险法》保障。
因此您所指在疫情期间,这本质上跟疫情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也要简略的分析一下,为什么银行或理财机构要打破刚兑呢?
1、银行很多的理财产品是表外业务,表外业务如果亏损要刚兑的话,那就么就会直接影响银行或机构股东利益。
2、打破刚兑是为了维持金融产品的正常化秩序,也就是说对应的很多产品是可能存在风险的,如果银行实行刚兑会提升整个市场的风险。
3、国家政策所希望看到的是良性的金融市场,从长期来看可以让投资者和理财机构都能理性正常的看待投资理财市场。
理财建议:
1、当然,我们不必过于的悲观。银行理财产品结构丰富,它会了很多风险级别,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深入了解,之后再匹配自己的承受能力。
2、银行作为百业之母,他们对于资金理财、投资是非常专业的。
所有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看自己的承受能力吧,如果担心亏本,直接放在余额宝里,利息比银行高一点,随取随用。买理财产品就要做好亏本的心理准备,世界上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
银行自营理财其实就是相当于买基金,不会承诺保本,有亏损风险,只不过是有银行背书,安全系数较高。
定期理财产品是有亏损的可能的,尤其是在2018年发布资管新规后,表明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收益。一般情况说,几乎不会亏损,我买了那么多次,没试过亏损,收益也是跟页面上说的相差不大。
但是要区分清楚,有些是行长自己推荐的,跟银行没关系,那些就不太安全了。下面介绍一下银行理财产品常见类型:
辨别方法:凡是写七日年化收益率都是,如图所示
这种就类似余额宝(支付宝里面,大家都用过吧),每天有利益,按万份收益计算,如今天余额宝万份收益是0.5445,那就是说,每一万块当天就能收到0.54元(四舍五入),每天的万份收益都不同,年化收益都在2%-3%之间,这种几乎没风险,是最安全的(如果发现亏损了,那你马上转出来就好了),当然,收益最低,但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且更灵活
辨别方法:凡是有投资期限的,利率固定,都是定期理财。
这种我也买过不少,收益稳定,基本跟页面承诺的一致,没有试过亏损,利息比银行的高很多了,为什么利息会高那么多,其实他们有可能是买债券,或者借钱给一些中小企业,这其实跟之前的p2p理财差不多,只不过安全系数更高,收益更小,投资标的要严格审核。
以上就是常见的银行理财产品,最好不要去四大银行购买,收益不高,推荐去一些比较大型的私有银行,如平安银行,招商银行,这些银行实力不比四大行差多少,而且理财产品种类很多,收益比较高,也很安全。
凡是投资,皆有风险,严格来说,除了银行定期存款无风险,其他理财产品都有风险,也就是说,存在亏损可能,但概率很小(其实就等于中彩票的概率吧),看自己个人承受能力,不过我相信,疫情会使美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但中国相对安全,因为高杠杆高风险资产早在18年被大量清洗,消灭了。也就是说,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很安全的。
你所说的会不会亏本其实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有没有风险的问题,那么我可以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绝对有。
其实从理财产品诞生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就因其利率比定期存款高,而且又是银行推出的相对安全,所以广受百姓欢迎,我本人也买理财产品,而且曾经所有的现金资产都是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是从去年开始,我就将到期的资金慢慢的撤出了理财产品,转而加大定期存款的持有比例。这么做有什么原因吗?当然有。
曾经有一款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去向是投资股市的定向增发股票,而且连该股票的名字也都是公布了的,比如该增发的股票为20元一股,那么该理财产品就是以20元一股买入这只增发的股票。但根据公开资料,该增发的股票在该理财产品存续期间,其股价从没超过20元,也就是说该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是亏损的,写到这里肯定很多读者会想那这个理财产品到期怎么兑付呢?以亏损后的实际资产来兑付吗?错,该理财产品最后仍是按预期收益比如年化5%来兑付了本息。那银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简单,银行设立了资金池,用别的理财产品赚的钱弥补了这个理财产品的亏损。因为在理财产品普遍刚性兑付的环境下,没有哪个银行敢说自己的理财产品亏了钱。
以至后来,银行干脆根本不说投什么领域了,就给一个预期收益率,然后到期给你刚性兑付。
但现在不同了,随着全国银行理财总规模的扩大,里面亏钱的比例肯定会越来越大,那万一发生了系统性风险怎么办呢?
所以国家就开始对理财产品下手了:
第一:现在你买理财的时候要录音录像,为什么?就是将来如果产品亏损了,可以有证据表明当初是告诉过你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
第二:现在所有卖理财产品的银行都新设立了银行理财公司。啥意思呢?也就是说你从
现在起在工商银行买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工商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和工商银行本身是没有直接法律关系的。
第三:其实理财产品从创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在所有合同里面白纸黑字写明了理财有风险亏本须自担的条款,只是以前刚兑大家都以为不会亏本也没多少人注意到这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银行理财风险疫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银行理财风险疫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