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购买银行理财前,购买银行理财前要做什么

购买银行理财前,购买银行理财前要做什么

Time:2024-09-11 07:27:03 Read: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购买银行理财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购买银行理财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2年前买的理财收益受影响吗?

2022年前买的理财收益受影响,目前基本上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除非合同文本协议上注明是保本产品,没有注明的都是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具体风险程度要视产品的投资标的范围,投资需谨慎。拓展资料:购买理财产品前,建议您阅读合同,留意投资标的范围,风险介绍等。

购买银行理财前,购买银行理财前要做什么

申请房贷必须买理财产品才能放款呢?

现在国家整体都在控制房产交易总量,作为银行也不愿意发放这种利率低的房屋贷款,作为利率收益较低的补偿手段,肯定要追加一些银行自己的产品,当然各银行是不一样的,像光大这种购买理财产品也算是比较正常的手段之一,如果合同签订之前就已经通知你需要购买,则不属于违规。 给你个建议就是去大型国有银行去办理,虽然也有一些附加的产品,但大部分都是电话银行、网银、信用卡这类没有太多投入、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产品。

为什么开始理财前,要先做风险评估测试?

大家好!我是一家银行总行的中层干部,也是一名金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用心为您奉上专业解答,敬请关注。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关系到金融业一项根本性制度的问题。为什么开始理财前,要先做风险评估测试?原因在于法律和监管都要求,金融机构销售理财时,要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资管新规》第六条,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

所谓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向其销售适当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这里就涉及到两个大家可能经常听到的概念,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

1、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

风险评估测试就是金融机构了解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的一个方法。每个客户做完风险评估测试后,就会得出一个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理财新规》规定,银行评估确定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一级至五级。最终,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理财系统会将其与产品的风险等级进行比较。

2、 KYP(know your product)了解你的产品

金融机构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对每款产品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以满足“了解你的产品”的监管要求。《理财新规》同时规定,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结果应当以风险等级体现,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一级至五级。下图就是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虽然叫法有所不同,但也都分成了五级。

最后总结一下,法律和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具体来说,金融机构一方面需要通过风险评估测试,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另一方面需要评定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最终在理财产品销售时,保证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大于或等于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以满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开始理财前,要先做风险评估测试的原因。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请点个赞鼓励一下吧。

欢迎关注《小钱说金融》,一起传播金融常识,让生活更美好!

2011年银保监会(原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办法中第五大章要求了商业银行必须要对购买理财的客户进行风险评估,以及关于评估的一些细节要求。

到银行买理财,理财宣传页上都会印上一句“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话语。这句话就是上述提到的办法所要求银行必须加上的。它是对银行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的一个警示:理财是有风险的,要考虑好再购买。

那么问题来了:老百姓怎么知道这款理财的风险有多高呢?面对有风险的理财,老百姓应该怎么去考虑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也对此作了约定。

大体意思是,银行要将理财产品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同时给要买理财的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的划分。将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与购买理财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联系,要保证让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能够一一对应得上。

于是才有了现在你看到的风险等级在PR1-PR5的理财产品以及在初次购买理财产品前要做的风险评估测试问卷。

《办法》中要求,首次购买理财必须到银行网点进行风险评估测试,每次测试的结果管一年。就目前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如果投资人购买的是银行理财,那么风险测评结果必须要与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相匹配。可如果投资人购买的是基金之类的产品,风险测评结果与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不匹配也影响不大,银行工作人员也仅仅是做下提醒,并不会阻拦客户购买。

总结:

风险评估是购买理财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银行和投资人并不重视这个工作,认为测评试题太简单,起不到真正的测评作用,投资人对测评结果也不太理解。我认为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与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一样重要,投资人要重视。风险测评也是为了让理财销售更合规,保障银行的权益,银行人也要重视。

银行研究僧,你学习,我也跟着学习。

其实在我们做理财前一定要做一些风险评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能够了解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那下面就来说两个比较基本的风险,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两个风险对自己评测下。

一、自身抗险评估:之前在“小白理财的四大天条”文章里边已经说过,不能借钱投资。投资理财的钱不能借,也不能动用三年以内预见可能要用到的资金。因此就必须对自身的抗险级别做一个评估,对于上有老下有少的家庭支柱来说,需要考虑的范围就更大了,还要涉及到孩子、配偶、双方父母。

二、投资标的风险评估:对投资标的进行风险评估。选择投资标的,除了考虑其高增长性、高回报率的利好因素之外,还必须考虑到项目的市场合理性、发展稳定性、可持续性,项目所处的发展周期、天花板高度等,这些都是影响到投资标的长期存在的因素。

以互联网创业投资标的为例,很多是新兴事物,成长性好,处于行业风口,市场都给予高估值;加上人人都有的“怕错过”的心理,这让标的在刚开始时表现利好,增长势头迅猛。但由于商业模式都没有成型,没有很好地被验证过,风险是非常大的。

在资本一贯的套路“先做大,推高估值,投行风投把公司扶上市后套现退出”操作之下,猝不及防、死伤无数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别被暂时的高回报率蒙蔽了双眼,理性判断、静观其变才好作出决策。

各种类型的理财产品风险特征千差万别,风险评估测试是出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评估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作为推荐理财产品的一种参考。

举个例子,一位年迈的投资人,之前较少接触理财产品,风险评估测试结果是保守型的投资者,那么销售人员向其推荐股票基金等高风险产品就明显是不合适的。

同样一位年迈的投资人,投资经验丰富,风险评估测试结果是激进型的投资者,那么销售人员向其推荐股票基金等高风险产品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早在2017年7月1日,证监会正式施行《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明确将投资者分为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并要求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向投资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应当了解投资者的收入与资产负债情况、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信息,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同风险等级,推荐与投资人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私行小学徒温馨提示:谨慎购买超过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切不可贪图收益而忽视了风险!@头条理财

我是汪凡,你身边的理财教练

在金融投资的一个领域的为什么说风险偏好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呢?

因为我们只有了解了我们自己的风险,承担的方式我们才能够知道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去投资,其实呢,投资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比如说哈,嗯,我现在呢,我跟你玩个游戏,你如果参与这个游戏呢,那么他输赢了一个概率是50%,如果是赢了,你就可以得一个100块钱,如果是输的话,就什么都没有,还有第二个呢,就是你不参加这个游戏,而是直接给你50块钱,你会怎么选?

这个实际上呢,是一个特别著名的心理实验实验的,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种,就是不玩这个游戏,直接拿50块钱走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理性的角度,我们算一下就知道哈,这两个选择的期望回报是一模一样的,你看中第一种选择了,你有50%的概率达到50/100的概率达到50%的概率拿回零元,所以50%的概率拿回零元,所以50元钱的

#头条理财季#

进行投资者风险测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看人下菜碟”,一方面是对投资者负责,一方面是监管对于投资理财机构的免责要求。

众所周知,资产管理的本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二是卖者有责;三是买者自负。

投资理财作为一项资产管理活动,本质上是风险与收益匹配的过程。

投资者风险测评的目的,就是评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保守型、稳健型、积极进取型),便于对投资者进行分类管理,匹配不同风险等级的投资理财品类。

说的直白一些,对于通过风险测评评定为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其风险承担能力较弱,那么推荐与其匹配的就是低风险投资理财产品。反之亦然,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以免产生不能承受之重。

假如投资理财机构推荐的产品,其风险与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不相匹配,其原因可能是夸大收益,也可能是忽视风险,这都有违“卖者有责”原则,使得投资者无法做到“买者自负”,因此应予避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购买银行理财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购买银行理财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5 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34754号-58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