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疫情下关于理财,疫情后理财

疫情下关于理财,疫情后理财

Time:2024-09-11 06:00:09 Read: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疫情下关于理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疫情下关于理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理财?

突发的疫情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对理财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毕竟很多人因为隔离无法复工,但生活还得继续,被动收入就成了最好的经济来源方式,后疫情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财呢?其实只要做好规划,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疫情下关于理财,疫情后理财

1.将自己的可自由支配资金根据功能,比如:日常消费、紧急备用、资产保值和资产增值等,进行分割。

2.日常消费与备用金必须保证流动性,满足随用随取的要求,可以买入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比如微信的余额+、招行的朝朝盈等,这些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比银行活期高多了,差不多在2%左右。

3.资产保值部分可用来银行定存、购买国债、购买低风险基金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等,这部分投资可以让你分散投资风险的同时享受固定的收益,当然收益率相对较低,在3%~4.5%。

4.资产增值部分可用来投资收益较高的产品,当然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大。比如股票基金、股票、期货、期权等,这部分资金如果风险控制的好,年收益率实现7%应该不成问题。


选择低风险的理财。保证自己的财富在稳中求增长。

1.现金流规划。

所有理财教科书中,第一课肯定是“现金流规划”。

做企业的都知道,现金流对企业有多重要。企业凉凉,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现金流崩了。这次疫情,很多小业主突然没了营收,但各种成本不能说砍就砍,还得继续支付。由于利润微薄,原来现金流就崩的很紧,这会儿可能就会撑不住崩了。

打工族也一样。

越是手头紧不宽裕的人,越是容易心急如焚想赚快钱,结果很容易把手里本就不多的本钱全部投入到缺乏流动性的高风险投资品中。到了危急时刻,没有储备现金,一下就把人打垮。

所以要准备流动资金,放在毫无风险,随时能取出来的地方,一般是货币基金或者活期的银行存款里。

2.家庭保障规划。

一个人活到九十多岁寿终正寝之前,可能有千万种奇葩的死法,这些事还没发生在你身上,不代表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科比做梦也不会想到我,自己做个短途直升机就把命丢了呀。

这个问题,分两部分来分析:

  1. 后疫情时代的特点。
  2. 在这种情况下理财方法。

首先说下后疫情时代的特点。 这个问题很多名师大家,从国家到百姓都在讨论,大家可以多多关注。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疫情不会短时间之内小时,目前状况很大概率到2021年上半年。 经济复苏情况不乐观,估计要到2021年底才能全面好转。
  2. 目前很多行业遭到重创,特别是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

整体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时期,工作机会,收入,创业机会,具有良好投资回报的项目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减少的。

说了这么多,对于理财的改变,其实就几个字: 保守和谨慎。不要想着推土机前面捡钢镚。

具体如下:

  1. 理性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购物可以利用618,双十一等活动促销活动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2. 为家庭支出做最保守的计划,保留更大比例的的现金流。越是行情不好的年份,大家就越恐慌,做出很多愚蠢的决定。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是硬道理。
  3. 给自己寻找更多的开源计划,有条件的找个兼职或者投资小的副业。今年失业率非常高。就业困难,哪天由于公司倒闭被下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备无患。
  4. 目光放长远,困难总归是暂时的,疫情也就一到两年,后面的时间还很长,机会还很多。疫情过后,电商、5G, 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都有非常多的机会。现在就是积累,学习的最好机会。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疫情当前,买银行理财产品会不会有风险?

不会,我认为现在是买理财最好时机,因为疫情原因,2020股市开盘大跌出现金坑,这时入手是最好的底部。我去年理财实现了20%的收益,比起炒股的收益高了很多,所以专业的事还是专业人士可靠。

感谢邀请。

问题很大,简单说几句。

1.银行理财风险本身是系统性风险,并不因为疫情而有,也不会因为疫情结束就消失。

2.银行理财有很多类型,本身就会根据收益情况,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

作为理财产品,一般我们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没有风险没有收益。

即使存款,也是有风险的,只是银行破产的风险确实不高,当然存款收益不高也就很正常了。

3.刚性兑付已经成为过去,银行以前的理财产品,往往给人的印象即使发生风险,银行也会出于信誉来承担连带责任,目前趋势和案例看,这已经是过去式,选择合适的产品更重要,看项目本身而不是看包装,看清协议白纸黑字比银行销售红口白牙要靠谱。

疫情会过去,营商环境变好确实会降低整体风险,但不代表个体风险,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疫情在家,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很多!买银行理财产品说到风险的问题,主要看你买的类型吧。买点保本的,不要太激进!总的来说,越是收益高那就风险也高!现在趁有时间,可以多看看理财知识,学习学习。同时多看看理财产品,货比三家!

朋友们好,常言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疫情之,银行理财自然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有没有大的影响,还有具体的持有品种和产品有关,同时,提醒投资人要树立风险意识。

首先,受疫情影响,银行理财,不再躺赢,要树立风险意识。

如上图,这是某大型股份银行,如假包换的,PR2级低风险理财(匹配稳健型,及以上风险偏好的投资人)。购买人数也比较多达到6000多人。

明显看到,近一个月年化,-4.2%。这让人大跌眼镜,可这是一个事实,给了稳健型投资人,重重的一击。

小结:因为疫情,银行理财,有可能暴露潜在风险,大不大,还要看具体的产品。

其次,从一些,,咱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银行理财产品,来具体分析,风险大不大:

1,开放式货币基金低风险活期银行理财等。本金损失的风险较小,但是,收益有可能会降低,出现较以往更大的波动。总体本金受影响较小。

2,二级风险,预期收益型定期理财。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轻微亏损。总体看,大多数本金相对安全,但收益有可能大幅波动。个别产品有可能出现亏损。

3,低风险,净值型理财。这科理财没有预期收益,是按照净值计算,更接近于基金。因此,不排除净值有较大波动,一但在净值高处购买,有可能出现本金亏损。总体看,与购买时,净值高低有关。

4,结构性存款,银行特色存款,保本理财,大额存单国债等。一些产品,有明确安全保障,总体上本金无忧,收益波动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疫情下关于理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疫情下关于理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5 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34754号-58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