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中国理财的现状,中国理财的现状分析

中国理财的现状,中国理财的现状分析

Time:2024-08-30 15:12:27 Read: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理财的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理财的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房产理财优缺点和适用性?

1、房产的升值潜力大过人民币。房产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商品,有着使用期长,耐用性强的优点。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很多城市的房产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中国理财的现状,中国理财的现状分析

2、除了房产本身价值的上升,租金是房地产投资的第二收入。如果是将房子他租,还能每月坐收租金。

3、利于提高投资购房者的信誉度。因为房产的难买性,所以拥有房产变成了占有资产、具有资金实力的最好证明。这对于提高投资购房者或房产拥有者的资信等级、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交易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4、易于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由于可以将房地产作为抵押物,所以置业投资者较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得到其投资所需要的大部分资金。

存款利息下降,中产家庭理财困局如何破解?

存款利息趋于下降,对长期习惯于存款理财的储户来说,只是做定期存款理财,未必可以跑赢同期的真实通胀率。但是,与之相比,在无风险利率趋于下降的背景下,我们还是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对积极一些的投资理财策略,包括增加股票资产、基金资产的投资比例,也可以提升部分纯债或二级债基的配置比例,但需要提前做好资产配置的分类。

对保守型或者稳健型的投资者,可以在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单的基础上,增加债券基金、权益资产的投资比例。但是,对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的配置比例,应该设置较高的份额,以应对市场波动变化的风险。

对相对积极的家庭,在设置部分大额存单或者定期存款的基础上,增加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特别是对混合型基金、股票资产配置水平,这也是当前应对真实通胀率的有效策略之一。中产家庭理财困局的改变,仍需要从调整资产配置计划的方面下功夫,只有提升风险偏好水平,调整一下资产配置的组合形式,才能够更好应对资产被动缩水的风险。

存款利率下降,意味着无风险理财收益水平下降,今后理财风险将进一步上升。

保本的理财方式跑不赢通胀,不保本的理财方式保不住本金,这是普通家庭不得不面对的局面。

2020年广义货币增量巨大,但是不管货币增加多少,都不代表普通人赚钱更容易了。即便是我们认为的中产,如果一位家庭成员失业,是否还能稳定偿还债务都是问题。

中产家庭也好,中低收入人群也好,面对通胀压力,一定要根据自身收入和风险承受力选择理财方式。

首先,保本理财产品已经没有了,国债、大额存单和大额存款就是保本理财的主要选择,家庭起码要将70%左右的资金放在这里面。

不要存款,因为通货膨胀会吃掉你的存款利息,到头来你不但没有存到钱还亏钱。你应该要做的是购买年利率高达12%以上的理财产品并且进行定投而非一次性投入。其次要增加收入,可以想想目前的工作,如何用自己目前的工作创造多份收入?

存款利率下降,但还有其他投资渠道。

虽然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存款都是最主要、最先考虑的投资渠道,所以存款利率的下降,肯定会让部分家里有闲钱的家庭很难受,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必须要去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否则钱放在手里就只会亏本,毕竟现在因为全球货币放水的原因,钱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那么对于这些手里有一定资产的中产家庭来说,在存款利率下降之后,如何做才能缓解资金贬值的困境呢?其实过去这些年的经验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买房!

虽然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房价来看,市场上的房价出现了涨幅收窄的现象,但收窄的仅仅也只是涨幅而已,就房价来看,还是呈现出上涨的趋势。甚至于房价涨幅还不低,例如去年全国平均房价就有5.9%的上涨。这种上涨虽然不可能给购房者带来多大的收益,但至少能保证财产的不贬值。

而且因为土地价格、城镇化率、业主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支撑,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市场上的房价还会继续保持上涨趋势。也许房价涨幅会收窄,但上涨的趋势却难以被改变。

所以现在对于那些中产家庭来说,现在最好的避免财产贬值的渠道就是买房。当然因为楼市调控的原因,现在买房必须要获得资格,所以这也是一个难题。不过相信对于大部分刚需家庭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不是炒房,这个资格其实还是很容易就能获得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理财的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理财的现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5 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34754号-58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