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p2p理财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p2p理财如何规避风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其实17年6月之后,跑路的平台已经不多了,没有以前那么疯狂,毕竟监管正在加强,通过18年3月的备案后,相信合规的平台才会逐渐明朗化。以后再跑路,估计就是违反政策、触及红线或者自己经营不善,不会再有卷钱诈骗的情况出现了。
下面总结几点,可以预防在2018年备案以后的P2P炸雷
1.收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既是高于9%的P2P平台,9%指的是标的本身就有超过9%,并不包含平台活动的增值收益。
2.每个标的清晰切明确分开,而不是所有标的整合到一个标的让用户购买。这个是配合监管备案文件要求,标的清晰
3.信息披露完善,借款人是谁,拿这比钱是干什么的,例如安快金融,每个标的的借款人都清晰明确得知道借款人是谁,借款人借钱是干嘛的。且每个借款用户在平台借款最高不超过20万,
4.银行存管,这个是最基本要求
5.车贷与企业贷风险较高,你懂的,个人建议不要选择。理由与第1点相近
6.无期限错配(最好不做债权转让)规避资金盘与自融风险
7.短期标的少于中长期标的,短期标越多,可能借款的年轻人越多,里面的个人风险较高,中长期则是真正需要借款的用户。
8.创始人背景,有无犯罪记录,曾经是否是金融从业者。大部分P2P平台创始人,都是瞄着红利去的互联网人,连P2P的本质都没搞清楚就做了这块业务。这其中也存在一定风险的。
P2P的投资风险,我认为分为投资人可控和不可控两种,可控方面,在对投资标有更多的了解,可以去查询对应标的的真实情况,这个难度较大,都是可以在网上的一些渠道可以查到一些,如一些比较大的公司,另一个可控因素就是实时主意P2P公司个经营状态,还有尽量投资标的不要太长的,也不要太短的,太长风险高,太短的可是是P2P公司筛选出来的较差客户(这也要跟了解P2P公司的风控风格)。不可控方面就是很多P2P公司标的资金另做他用,导致资金出问题。还有就是P2P公司线下的公司为了业绩真的不顾投资人,没有能把控风险
就和赌博一样,不赌为赢, p2p也是一样,不投就能降低风险。目前市场环境并不适合想要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现在各平台都要求备案。如果投头部平台,风险较小,但是收益也低,还不如选择其他类型产品,如果投收益较高的平台,未来面对的风险极高,不能备案的平台,清退 转型,剩下大概率是慢慢兑付。
雪松普惠的风险控制团队全部来自银行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部门,并且参照银行级风控标准与大数据分析,进行严格的准入和评审工作,持续关注借款人与保证人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定期进行贷后实地回访。
提示大家首先要要选择一个合规平台。假设你面临一个不合规的平台,并且承诺年化收益率非常高,这本身就存在风险。建议通过搜索发现是不是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合规检查,这是首要条件。
其次是不要轻信年化收益率承诺。国家给P2P平台的定性是网络信息中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去承诺所谓的年化收益率。因此,在遇到超过20%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率承诺,尽量选择避开,因为你极有可能正面临着不法分子诈骗。
第三是要注意资金的银行监管。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平台设立资金池。所以在投资的时候要注意资金是不是由银行监管,这在汇款界面上是有显示的。必须强调资金监管的主体是银行而不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否则一定面临风险。
第四是要注意信息披露。银监会对P2P平台投资监管越来越规范,将更加注重借款人的信息披露,作为P2P投资人也应当了解借款人的相关信息,学会分析投资风险,这也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五是要做好平台的分散和期限分散组合。在投资平台中,为防范来自违约方面的风险,也要有分散投资的意识,在以合规为前提中,可以选择几个平台分散投资,也可以将一个平台的资金分散为长期和短期,这是很常规的风险规避手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p2p理财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p2p理财如何规避风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