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股市最有用的指标(股市最好用的四个指标)

股市最有用的指标(股市最好用的四个指标)

Time:2024-05-31 19:03:29 Read:329 作者:CEO

作为一名拥有10年以上技术分析实践的专业交易者,在我自己的实践中,技术分析指标使用的频率更高,适用性也更强。主要有三个指标。

而利用这三个指标,做好风险管理,我相信你就有了在市场上继续赚钱的基础。

股市最有用的指标(股市最好用的四个指标)

在详细说这三个指标之前,我们先想一下技术分析分析什么?

技术分析本质上是分析价格变化。

这很重要,因为它涉及核心。如果我们想通过炒股票来赚钱,无论用什么方法,都需要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全部都需要价格变动。

因此,技术分析对于炒股赚钱相对来说效率更高,因为它的分析对象是价格,价格是我们赚钱的基础。

那么,我们在进行技术分析时需要看哪些指标呢?

现在确实有很多指标,比如各种RSI、CCI、MACD等,但实际上这些指标只是根据价格建立的。因此,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分析价格的指标呢?无需将其复杂化;

我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主要有三个,即价格、成交量、动量。

每个技术指标都有其自己的功能。

价格就是价格。这里的指标是K线。

数量字面意思就是交易量。

潜力就是趋势,指标就是简单移动平均线。

下面,我们将依次讨论这些指标的用法。

首先是K线。K线是我们每天看的股价走势图中的线。看似平常的事情,但事实上,每一条K线都是有意义的。

K线是怎样形成的?每笔买卖订单完成后的价格都会出现在K线上,而当天的K线承载着当天所有买卖的人的期望。

作为当日价格变化的背景,K线主要是为了分析支撑和阻力而存在的。

当持续下跌的价格在某一天再次大幅下跌时,它会神奇地从当日最低点反转,并收在当日高点附近。这体现在K线上,就是有一条下影线很长的K线,

而这条下影线意味着下方有资金积极买盘,意味着已经到达重要支撑。

什么是关键点?这些位置就是关键点,也就是可以操作的点。

同样,当价格持续上涨时,某一天,盘中上涨得很好,但突然下跌,收在当日最低点附近。K线上有一条很长的上影线,

这意味着上方有资金出货,目前已经遇到重要阻力区域。

到了这个位置,你就需要考虑是减仓还是直接获利了结。

这些支撑点或阻力点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点,因为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操作的基础。

很多人对技术分析存在误解。他们认为技术分析只是预测,即明天是涨还是跌。但这种情况并非如此。技术分析不是用来预测的,而是为自己的操作提供依据和买卖点。

当价格到达阻力位时,并不一定意味着会下跌,只是提醒您是否需要在该位置减仓或获利了结。

当价格到达支撑位时,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会开始上涨,但确实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支撑位进场,以方便设置止损。

如果价格继续跌破支撑位,我们就错了,至少暂时是错的。然后我们就出来了。

但如果价格上涨至支撑位,我们将坚持趋势。这样,你就能少亏多赚。

我们看第二个量,即交易量。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力、资金分析、筹码分析都是根据交易量演变而来的。

那么交易量的本质是什么?

交易量的本质是技术形态的力量。

技术形态的交易量越大,支撑和阻力的有效性就越大。

一只股票之所以持续上涨,是因为人们不断买入,新的交易量不断增加。

之所以横的和竖的一样高,本质上是因为横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的交易量,这是后续发展的动力。

比如宁德时代从年底到现在已经上涨了近两年,而在此之前,它已经在底部横盘了一年多。这都是靠积累。

交易量的用途一般是为了验证,即交易量验证趋势。

在上升趋势中,当价格上涨时,成交量增加;当价格下跌时,成交量上升。

这就是数量和价格的协调。

北方稀土突破大阳线,同时成交量也增加不少。这就是量价配合,意味着大资金会进入这个突破,假突破的概率要小很多。

最后一个潜力是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一般用于趋势识别。

识别出趋势后,就顺势持有,或者顺着趋势的方向入市。

例如,当北方稀土横盘时,您应该寻找买入机会而不是卖出机会,因为此时均线方向仍然明显向上。

另外,从成交量来看,盘整期间成交量持续萎缩,这也是盘整和动能较为明显的特征。

K线、成交量、均线是使用频率较高、适用范围较广的指标。

在实战中,

使用移动平均线发现趋势并确定交易方向;

利用K线寻找支撑位和阻力位来寻找买卖点;

使用交易量来验证价格变化;

学好这三个指标就相当于在市场上持续赚钱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则取决于我们的风险管理。

必须记住的是,技术分析是一方面,风险管理是另一方面。只有做好这两方面,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持续的利润!

关注长风金融,穿透信息迷雾,发现真实市场。长风是一位资深金融从业者。经历过多次牛熊轮,在多个金融领域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他善于抓住领先机会。关注长风,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机会。

Copyright © 2002-2025 财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34754号-58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