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之际接任马云董事长一职的张勇回到母校上海财经大学,出席上海财经大学102周年校庆活动。
开幕式上,他深情回忆起20多年前在上财求学的时光,以及他与K线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时,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开始建立,上海最先受到欢迎。上财的教师已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证券专业课程。张勇恰好是这个培养方向的第一个学员。
当时带课的霍文文教授除了教授证券理论知识外,还额外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自己画K线。
在这群人才、未来的社会精英中,张勇聪明、勤奋、表现最好。
我们知道K线图是一个连续的行情,一张纸上画出来的行情是有限的。需要多张图纸拼接在一起,才能对市场有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没有这么长的绘画空间,张勇和同学们把桌子拼成一条长条,在上面画K线。
几个学期过去了,大盘指数、行业、个股、红绿、股价涨跌都已经铭刻在他的脑海里。
长期绘制K线图的经验,让他既有宏大的形态概念,又有细致的细节意识。这为他日后成为商界领袖的思维和智慧奠定了基础。马云曾盛赞张勇的制度。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远远超过了他自己。
张勇毕业后虽然没有选择职业操盘手或者股票操盘手的道路,但他在电商领域为我们创造了太多的购物狂欢和经济效益,创造了属于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尚。趋势。
或许,我们应该感谢张勇没有选择炒股这条路。
投资交易界的人都知道,成为一名专业炒股者是一条苦路,也是一条越来越窄的路。因为股票二级市场并不创造价值,它只是投资者给市场带来的资金的重新分配。资金随市场涨跌,今天流入你的口袋,明天流入他的口袋。考虑到券商收取的交易佣金以及向财政部缴纳的印花税,股票交易活动不仅是零和游戏,而且是负和游戏。这也意味着市场上至少有一半的人会输给市场,而且越多越活泼、自信的人输得更多、更快。
交易员的工作无非就是一场市场价格的博弈,舔着刀口的血,时刻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
像张永哲一样聪明,他曾经是证券投资界的佼佼者,K线专家。他没有选择炒股这条路。也许正是因为他聪明,所以他能够看透,也因为他看透,所以他做出了明智的决定。选择。
有人说,股市一天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经历。股市经历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会让人成熟得更快、更从容。公共媒体上看到的张勇形象。
市场依然有起有落。张勇的人生经历是否能启发那些仍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徘徊的交易者放下对短期投机的执念,树立长期价值理性投资理念,采取产业视角?和态度,在投资行业,如何踏踏实实打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股票交易有风险,所以要小心你的资金。
阿里巴巴集团从一家诞生于公寓的初创公司成长为全球电子商务巨头,高瞻远瞩的创始人马云大部分时间都站在台前,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也领导着公司取得了多项颠覆性成就。这两个角色看起来完全不同。马云精力充沛,张勇则沉稳内敛。这种差异在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时马云于年9月宣布张勇将接替他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
张勇——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张勇在阿里巴巴的绰号是“逍遥子”,至今仍隐藏在幕后。但他的创新本能非常敏锐,阿里巴巴在年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电子商务公司就证明了这一点。
张的创新举措之一是推出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的24小时促销活动,也称为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他还带头推动阿里巴巴成为一家移动优先的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电子商务网站90%以上的销售额现在是在移动设备上完成的。此外,这位上海人还推动了盒马生鲜店的诞生,该店结合了生鲜高端店内体验、快速电商送货上门服务和机器人餐厅[1]。
以下为双方访谈实录。
多样化的消费者
DanielZipser:您认为中国消费者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张勇:从我们的数字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消费者非常多元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他们非常了解国内和全球的趋势。同时,他们也有非常强烈的意见。例如,Z世代并不只是迷信所谓的大品牌。他们更喜欢自己这一代出现的独特事物和新品牌。这是他们生活方式。他们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消费意愿更强。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社会,但年轻一代更愿意通过消费来升级生活方式。这意味着存在巨大的机会。
DanielZipser:说到消费者支出,年11月11日一年一度的网上购物节双11的总交易额(GMV)达到300亿美元。您最初在年推出这项活动时的愿景是什么?
张勇:天猫商城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在线B2C平台,但当时与淘宝相比还很小。因此,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记住我们。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把天猫所有的商家聚集在一起举办一个活动,让大家能够为我们共同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产品。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10年后它会发展得如此盛大。这真正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力量。
但如果你问我最初的愿景,我只能说它来自一个想法:“我们怎样才能让人们记住我们?”以及“我们怎样才能生存?”从这个想法出发,我们开始尝试新的事物。未来,我们将继续注重创新。我们不仅要拉动线上销售,还要改变线下实体店。双11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追求线上线下体验的节日。这个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将继续把双11打造成年度最佳消费节日。
技术创新
DanielZipser:请给我们介绍一下阿里巴巴的创新和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作用。
张勇:我们一直在尝试新鲜事物,创新服务,用科技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体验。例如,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所以我们致力于推广面部识别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数字支付。反馈显示,中国年轻消费者喜欢它带来的便利,是一种很棒的消费体验。
我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但说实话,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所做的是人工智能。我们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公司。我们从用户和商家的真实行为数据中创造价值;数据是推动我们平台发展的燃料,帮助商家更好地服务客户。这就是我们的逻辑,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做的。
技术和数据是整个业务的驱动力,不仅在销售和平台方面,而且在后端、客户服务等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这就是我们的运作方式。因此,当别人谈论人工智能时,我们会笑,因为对我们来说,AI就是“阿里巴巴智能”,数据和技术是我们一切的源泉。
让全球营商变得简单
DanielZipser:阿里巴巴的目标是什么?您如何通过您的商业模式实现这些目标?
张勇:阿里巴巴自成立以来就是一家以使命和愿景为驱动的公司。马云和其他17位早期联合创始人制定了一个伟大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的使命推动着我们的企业战略:为我们的业务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尽管我们的业务不断发展,但我们的使命始终如一。例如,我们不仅帮助大品牌和零售商,还帮助中小企业成长。我们相信小而美,我们希望帮助新企业和企业家取得更大成功。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在这个数字时代,当我们谈论阿里巴巴的未来时,我们实际上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商业伙伴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而不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小企业如果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健康,将会造福整个社会。
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阿里巴巴有巨大的机会了解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我们可以帮助世界与中国连接,让贸易变得更容易,帮助他们进入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领导和决策
DanielZipser:人们说你冷静、矜持、说话轻声细语、注重细节。作为一名领导者,你会如何形容自己?您的领导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张勇:其实我觉得我并不保守。人们这么说可能是因为我有审计师的背景。我总是说,也许我一开始就进入了错误的行业。但显然,第一份工作给了我很多机会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并接触许多不同行业的客户。能够进入数字互联网行业,并在阿里巴巴这样伟大的公司工作,我感到非常幸运。
至于我的领导风格,我很随和,愿意给人们尝试他们的想法的机会。但一旦做出决定,我的态度就非常坚定。一旦下定决心,我希望团队能够坚决执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的同事在商务会议上总是说我很难相处,因为我总是想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推动大家前进。
这就是我的领导风格。虽然我说话很轻,但我做出的决定却很果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带领整个团队前进。他们需要一个方向,需要明确的指示。尽管决策可能并不完美,但领导者必须做出决策。同时,我也在努力向我们的90后、95后年轻人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喜好可以给我带来很多新想法并激发创新。
DanielZipser:在做出困难的决定时,你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直觉,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数据分析?
张勇:都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有大量的数据,我的团队每天都提供优秀的日常分析报告。但作为领导者,您必须能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并且最终,您必须能够关注客户的痛点。
四年前,我萌生了开盒马零售店的想法,现在盒马鲜生很受欢迎。我最初的想法是,传统的中心辐射型电子商务模式无法按时、按需交付生鲜产品。如果消费者在工作,您无法将新鲜的鱼送到她家。我们必须设计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这个特定的痛点,这个过程推动了盒马的启动。
痛点代表机遇。这就是为什么我每年春节都会做一些自我评价。我问自己:“去年我想出了多少新想法?有多少新业务是因为我而产生的?”我并不太关心对现有业务绩效的自我评估;我专注于新的机会。也许它们现在只是新想法、小想法,但也许它们会成为未来的大机会,甚至成为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
DanielZipser:在这些想法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败。作为领导者,您如何应对这些失败?作为一家公司,阿里巴巴如何应对失败?
张勇:我们给员工提供很大的尝试新事物的空间,这意味着你必须接受失败。大多数创新都会失败,你必须承认这一点。但关键是,我们能从失败中学到什么?
比如五六年前我们尝试了一个新产品,一个叫“来往”的数字社交通讯平台。我们开始创业,投入了大量资金,解雇了一些最好的员工,但生意最终失败了。因为与市场上现有的产品相比,我们没能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体验。
当我们创建钉钉这个基于云和SaaS的协同工作平台时,“来来去去”就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教训。钉钉是最新失败的直接产物,因为团队意识到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有太多的联系人。用户需要一个专门用于维护工作关系和沟通的替代消息传递平台。“钉钉”的成功是“痛点激发新服务”的又一例证。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如何从失败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DanielZipser:作为一名领导者,是什么激励着你?是什么促使您早上起床?
张勇:首先是好玩,这是最重要的。在我们这个行业,我和很多年轻人一起工作,数字领域是社会的新前沿。体验新事物不仅有趣,还能让你感觉年轻。我总是告诉我的朋友和团队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你仍然对世界感到好奇吗?”如果你对世界感到好奇,那么你就能发现不同的东西并找到新的机会。继续前进。
DanielZipser:最后一个问题,您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合作多年。和他一起工作感觉如何?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张勇:我们合作得很愉快。自从12年前加入阿里巴巴以来,我和他一直密切合作。虽然我们的性格完全不同,但我们非常互补。马云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他思考的不仅仅是今天和明天,他正在思考未来五年、十年的未来。这使得阿里巴巴独一无二。我从他身上学到了着眼大局的重要性。你需要脚踏实地、坚定前行,但你也需要高瞻远瞩。我们不仅要关注今天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下一代、未来几十年的机会。
阿里巴巴现任董事长为张勇。1、张勇,男,年1月11日出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合伙人创始成员,美国、香港多家上市公司董事。其次,张勇一直是阿里巴巴事业群的老大,一路走高。同时,在崛起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骨干力量,使得张勇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力远强于蔡崇信。第三,也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更换最高决策者很容易导致股价波动。蔡崇信与马云同年出生。如果蔡英文接受,两年后可能需要再次更换。第二代领导人张勇出生于年,至少还能工作十年。同时,阿里巴巴出自天猫总裁之位,其业务能力足以令投资者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