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充满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2、骨质量: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组成,分为致密骨和松质骨两种。
3、胸骨角:胸骨柄与身体连接处稍向前突出的部分称为胸骨角。其两侧平抵第二肋骨,向后平抵第四胸椎下缘。它是计算肋骨的重要符号。
4.肋沟:是肋骨内表面靠近下缘的一条浅沟,肋间神经和血管从中穿过。5、椎间孔:由相邻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围成,脊神经、血管从中通过。
1.翼点:在头骨的侧面,前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交汇处,最薄弱,常形成H形接缝,称为翼点。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穿过其内表面。
2.鼻旁窦:它们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和筛骨内的含空气骨腔。它们位于鼻腔周围并通向鼻腔。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3.翼腭窝:翼腭窝是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狭窄空间。它位于颞下窝深处,有神经和血管穿过。
4.蝶筛隐窝:蝶筛隐窝是上鼻甲后上部与蝶骨之间的空间,是蝶窦的开口。
5、颅囟:新生儿时,由于颅骨顶部的骨头尚未发育完全,骨头之间的间隙被纤维组织膜所填充。在多块骨头的交界处,间隙中的膜较大,称为颅囟门。
1.桡神经沟:是肱骨体后部中部的一条浅沟,由内向上向外向下斜行。桡神经和肱深动脉从中穿过。
2、肱骨手术颈:肱骨上端与体部交界处稍细。它被称为肱骨外科颈,很容易发生骨折。
3.髂结节:髂前上棘后57cm,髂嵴外缘向外突出。
4.喙突:是从肩胛骨上缘最外缘向前延伸的手指状突起。这里有肌肉附着。
5.髋臼:位于髋骨的外表面,是一个面向外、向下的深窝。它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1、关节:又称间接连接,是骨骼连接中最有区别的形式。相对的骨表面彼此分离并且具有充满滑液的空腔。它们仅通过周围的结缔组织连接,因此它们通常具有较大的关节。移动性
2.关节腔:是由关节囊滑液层和关节面围成的封闭空间。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处于负压状态,对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起到一定作用。
3.韧带:它们是连接两相邻骨头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它们具有增强关节稳定性或限制其过度运动的功能。
4.椎间盘:是连接两块相邻椎骨的纤维软骨盘。它由中心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组成。
5、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接两个相邻的椎弓。它由黄色弹性纤维组成。帮助封闭椎管并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1、界线:两侧骶岬经过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所形成的圆形界线。分为上面的大骨盆和下面的小骨盆。
2.骨盆下口:呈菱形,以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为界。
3、承载角:前臂伸展时,前臂向外移动,与上臂形成约163的承载角。4、内旋:当桡骨在尺骨前面旋转并穿过尺骨时,手背向前移动,称为内旋。
5、足弓:跗骨与跖骨相连,形成凸向上的足弓,称为足弓,分为内弓、外弓、横弓。
1.斜角肌间隙: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骨形成的裂隙,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从中穿过。
2.滑囊:位于肌腱与骨面接触点处的闭合结缔组织囊。它壁薄,含有滑液,可以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
3、腱鞘:是存在于身体活动较大部位,包围肌腱的鞘。它由两部分组成:纤维层和滑膜层。
4、主动脉裂孔:位于膈上T12前方,左右膈脚与脊柱之间的间隙,主动脉和胸导管从中穿过。
5、胸肋三角:膈肌三个起点之间通常有一个三角形区域,没有肌纤维,仅覆盖有结缔组织。胸骨和肋骨起点之间的区域称为胸肋三角;腹部器官可能通过此突入胸腔,形成膈疝。
6、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外侧壁下部,是腹前外侧肌肉形成的一条由外向内延伸的狭缝。长约4.5厘米。男性的精索和女性的子宫圆韧带从中穿过。该结构包括两个端口和四个壁。
7.腹直肌鞘:包围腹直肌,是由腹壁外侧三块扁平肌的腱膜组成的肌腱结构。鞘分为两层,前层和后层。两层形成于脐下4至5厘米处。弧形线。
8、腹股沟韧带:外斜肌下缘卷曲增厚,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有弹性、坚韧的腱状结构;它可以局部形成腔隙韧带和耻骨。梳状韧带和腹股沟管浅环。
9.赫塞尔巴赫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它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域,腹腔内容物从该区域凸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1.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部的浅层肌肉,由浅层腓肠肌和较深的比目鱼肌组成。两块肌肉的三个头向下,形成粗厚的跟腱,终止于跟骨;它的作用是弯曲踝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2.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它位于大腿前面和股骨前面。该肌肉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四个头向下形成一根筋。围绕髌骨,延续髌韧带,终止于胫骨结节;它的功能是弯曲臀部和伸展膝盖。
3.三角肌:是位于肩部的三角肌。它起于锁骨、肩峰和肩胛冈的外侧段,止于肱骨外的三角肌结节。它的功能是外展肩关节。
4.股骨三角:位于大腿前上部的三角形解剖区域,上方由腹股沟韧带、内侧为长收肌内缘、外侧为缝匠肌组成;其前壁为阔筋膜,其基底为阔筋膜。髂腰肌、耻骨肌和
下至尾骨,两侧交感干下端于尾骨前方合并于奇节。交感干分颈、胸、腹、骶、尾五部,在交感干和脊神经间有灰、白交通支相连。
1.锥体系(pyramidalsystem):有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类型的锥体细胞的轴突,组成的管理各种随意运动的下行纤维束。直接或间接止于脑神经运动核者称皮质核束;直接或间接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者称皮质脊髓束。
2.上运动神经元:在组成锥体系的神经元中,那些胞体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类型的锥体细胞,称为上运动神经元。
3.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的反应为直接对光反射;未照射一侧的反应为间接对光反射
4.锥体外系: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统称为锥体外系,它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5.核下瘫:即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损伤后表现为迟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萎缩、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等。
6.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又称深感觉
1.蛛网膜下腔:位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或蛛网膜下隙,其中充满着脑脊液。
2.海绵窦:位于颅中窝蝶鞍两侧的硬脑膜静脉窦。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经过。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紧贴窦的外侧壁通过
3.Willis环:又称脑底动脉环,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互相吻合而成。
4.硬膜外腔: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窄腔称硬膜外腔或硬膜外隙,其内有脊神经根、静脉丛和少量脂肪组织。
5.脉络丛:在脑室的一定部位,部分血管反复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丛与软脑膜、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内,称脉络丛,分泌脑脊液。
为了说明人体各部或各结构的位置关系,特规定一标准姿势,称为解剖学姿势,描述任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即使研究对象或标本模型,是横位、倒置或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仍应以标准姿势描述。特定的解剖学姿势规定如下: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方位术语
按照上述解剖学姿势,又规定了一些相对的方位名词,按照这些方位名词,可以正确地描述各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这些名词都是一组组相应成对的,如:
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是描述部位高低关系的名词。按照解剖学姿势,头在上足在下,故近头侧的为上,远离头侧的为下。如眼位于鼻的上方,而口则位于鼻的下方。为了与比较解剖学统一,也可用颅侧cranialis和尾侧caudalis作为对应名词,则对人体和四足动物体的描述就可相对比了。
前anterior或腹侧ventralis和后posterior或背侧dorsalis。凡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距背面近者为后。腹侧和背侧这组名词,可通用于人体和四足动物体。
内侧medialis和外侧lateralis,是描述各部位与正中面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名词,如眼位于鼻的外侧,而在耳的内侧。
内internus和外externus,是表示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的名词,应注意与内侧和外侧的区别。
浅superficialis和深profundus,是指与皮肤表面的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即离皮肤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另外,如左sinister和右dexter,四肢的近侧proximalis乃指距肢体根部近,四肢的远侧distalis系指距肢体根部远;上肢的尺侧ulnaris与桡侧radialis和下肢的胫侧tibialis与腓侧fibularis,则相当于躯干的内侧和外侧,其名词则是根据前臂和小腿的相应骨——尺骨、桡骨、胫骨和腓骨而来的。
轴和面
1、轴:按照解剖学方位,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这在描述某些结构的形态,特别是关节运动时,是非常重要的。三种轴即:
矢状轴:即由前向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水平线。
冠状轴:即由左向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水平线,又称额状轴。
垂直轴:即与身体长轴平行与水平面垂直的轴。
2、面:按照上述三种轴,人体可以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面,这对某些结构的描述也是重要的。
矢状面:即按矢状轴方向与水平面和冠状面相垂直,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其中正中的,称为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二等分。
冠状面:即按冠状轴方向与水平面和矢状面相垂直,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或称横切面:即与上述二面垂直与水平面平行,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器官的断面一般不以身体的长轴,而以其自身的长轴为标准。与其长轴平行的切面称纵切面,与其长轴垂直的切面则称横切面。对器官来说,横切面不一定是水平面,纵切面也不一定是矢状面或冠状面,故一般不用水平、矢状和冠状这些术语。
扩展资料: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医学科学的学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形态,后功能代谢;先正常,后病理;然后再逐渐涉及临床问题。
只有正确认识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才能充分认识其生理,生化过程以及病理变化,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与诊治,预防原则。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和研究医学的入门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学,直观性很强,名词多,描述多是其特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标本,模型,图片等直观道具,多看,多模,多想,多记,以加深对形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习人体解剖学要有进化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才能把人体解剖学这门基础医学课程学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解剖学